全宗
北洋政府外交部
調閱次數:0次
點擊次數:17728次
- 全宗
- 北洋政府外交部
- 日期
- 民國 ~ 民國 17年 ; 1912 ~ 1928
- 實體描述
- 274m,10,472冊
- 範圍與內容
- 近史所檔案館典藏的外交部檔案,主要為1912(民國元年)至1928年,即北洋政府時期的外交部門檔案,但有少數檔案因案件時間跨不同外交單位,為保留檔案的完整性,未硬性因外交機構檔改變而予以分割。另駐韓使館檔案,時間下限為1943年。檔案形式分為「原檔」及「清檔」,原檔保留原公文型式,清檔為原檔之抄件。檔案內容依議題性質分為延聘洋員、庚子賠款、邊防界務、中俄關係、歐戰檔等48個系列。
- 館藏地
-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
- 行政/傳記歷史
- 1861年(咸豐11年),清廷設立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」,簡稱「總署」,為近代中國第一個正式的外交機構。1901年(光緒27年),清廷依據辛丑和約,改「總理各國事務衙門」為「外務部」。1912年民國成立之初,官制仍舊,元月孫中山就任第一任臨時大總統,臨時政府設外交總長;三月袁世凱就任第二任臨時大總統,將「外務部」改名為「外交部」。
- 檔案編排
- 分全宗、系列、宗、冊、件五個層級
- 出版資訊
- 1959年起,近史所陸續就特定主題出版已整編完成的外交檔案,計有中俄關係史料、礦務檔、中法越南交涉檔、教務教案檔、中日關係史料、膠澳專檔、保薦人才西學練兵、澳門專檔、歐戰華工出國史料、加拿大華工訂約史料等多種中國近代史資料彙編。1990年檔案館出版《外交檔案目錄彙編》兩冊。
- 來源
- 外交部
- 典藏歷史
- 1949年,外交檔案部分留存北京故宮博物院,部分隨中華民國政府轉運台灣。1955年起外交部陸續將部分檔案移轉近史所典藏。